≡Phalaris hispida Thunb. Syst. Veg.ed 14, 104. 1784.
一年生草本。秆细弱,匍匐地面,下部节上生根,直立的部分高30cm或更高,无毛。叶鞘短于节间,无毛或被短疣基毛,边缘被纤毛;叶舌膜质,长0. 5-3mm,边缘被纤毛;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,长2-5cm,宽0. 5-1. 5cm,基部心形,抱秆,先端骤急尖,除下部边缘被疣基毛外,其余无毛。总状花序细弱,长1. 5-4cm,2-10枚或更多排成伞房状,生于秆顶;穗轴的节间长为小穗的2/3-3/4;无柄小穗卵状披针形,两侧扁,长3-5mm;第一颖披针形,革质,边缘膜质,包裹第二颖,具6-9脉,脉上粗糙至被短疣基硬毛,第二颖稍长于第一颖,近膜质,脊上粗糙,先端具硬尖;第一外稃长圆形,膜质,透明,先端尖,长为第一颖的2/3,第二外稃与第一外稃等长,膜质,透明,近基部伸出1膝曲的芒,芒长6-9mm,芒柱扭转;雄蕊2,花药黄色,长近1mm;有柄小穗通常退化,仅剩1针刺状的小穗柄,长0. 2-1mm。花期:花、果期:9-11月。。
产地:葵涌(王国栋6863)、梧桐山(王学文50,IBSC)。生于山坡草地、山地水旁和山顶,海拔50-150m。
分布:黑龙江、内蒙古、河北、山东、河南、安徽、江苏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香港、海南、广西、湖南、湖北、贵州、云南、四川、陕西、宁夏和新疆。日本、朝鲜半岛、俄罗斯(远东地区及高加索)、哈萨克斯坦、吉尔吉斯斯坦、乌兹别克斯坦、塔吉克斯坦、巴基斯坦、印度、斯里兰卡、不丹、尼泊尔、缅甸、泰国、菲律宾、马来西亚、印度尼西亚、阿曼及非洲。